中共中央宣傳部委托新華通訊社主辦

民生跟著“民聲”走丨邯鄲魏縣:幸福食堂歡笑多

2024-07-15 10:25
來源:河北廣播電視臺冀時客戶端

邯鄲魏縣積極探索建立老年人助餐服務(wù)體系,試點開設(shè)老年食堂,為留守老人等群體送上"舌尖上"的溫暖。系列報道《民生跟著"民聲"走》,一起去魏縣品品"幸福食堂"里的幸福味兒。

邯鄲市魏縣后閆莊村村民 劉愛梅:

你看在這多好,有人給煮飯,這菜還挺好吃挺滿意。

邯鄲市魏縣東代固鎮(zhèn)后閆莊村民 衛(wèi)士禮:

一周這飯菜就不重樣,有這個水餃、面條、大碗菜,飯菜挺好。

讓老人們都說好的是邯鄲魏縣后閆莊村的幸福食堂。在這里,中午兩塊,早晚一塊,老人們不用做飯,每頓都能吃到熱乎可口的飯菜。

提起幸福食堂的由來,村支書陳海嶺回憶說,三年前的一天中午,他回家路上看到一位老人在門口坐著,就問他大中午的怎么不回去吃飯,老人說家里就自己一個人,也不餓,老人孤獨的身影讓他看著心酸。

邯鄲市魏縣后閆莊村村支部書記 陳海嶺:

俺村70多歲的老人30多人,都是獨居老人,孩子都在外邊,對老人照顧不到。

為了解決留守老人吃飯問題,陳海嶺想了又想,多次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大家集思廣益,最終決定在村里辦老年食堂。想法是好的,實施起來卻遇到了難題。

邯鄲市魏縣后閆莊村村支部書記 陳海嶺:

第一個場地問題,這個場地咋解決,第二個問題就是資金問題,辦這個老年食堂,這是長期的,不是一時半時的。

不僅僅是后閆莊村,在魏縣這個百萬人口大縣,全縣長年在外務(wù)工人員達到30萬人,家中老人的飲食起居讓他們十分牽掛,這也是魏縣民政局一直想要解決的問題,經(jīng)過多方調(diào)研、開會討論,縣里準(zhǔn)備選擇試點開辦老年食堂,思路跟后閆莊村不謀而合,第一個老年食堂就開在了后閆莊村,命名為"幸福食堂"。村里租場地、民政局來裝修,那運營的錢從哪兒來?民政局和村里又想出"五個一點"模式。

邯鄲市魏縣民政局三級主任科員 張智勇:

政府補一點、 村集體貼一點、愛心人士捐一點、社會上奉獻一點、老人拿一點。政府補一點,主要是福彩公益金,80%我們用于幸福食堂。

邯鄲市魏縣后閆莊村村支部書記 陳海嶺:

集體收入貼補一點,每年都貼一萬多塊錢,80歲以上免費。

很快,以后閆莊村幸福食堂為樣板,魏縣其他村莊的幸福食堂相繼成立,在外打工的子女們聽說了這事兒,紛紛捐錢、出力,掀起了一波愛心"攀比"潮。

邯鄲市魏縣民政局三級主任科員 張智勇:

村里邊在外這些務(wù)工人員掙錢以后回來反哺家鄉(xiāng),個人拿出一部分用于補貼老年食堂,獻一份愛心、獻一份孝心。

愛心匯聚、因地制宜,新建的幸福食堂各有特色。德政鎮(zhèn)后西營村與知名食品生產(chǎn)企業(yè)合作,借鑒他們成熟的經(jīng)營模式,建起了全新的幸福食堂。全縣最大的幸福食堂則建在北臺頭鄉(xiāng)小王莊村,每到吃飯點,能容納140人的餐廳里坐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

邯鄲市魏縣北臺頭鄉(xiāng)黨委書記 申海山:

村集體收入增加了,村民也富起來了,就想著為村里的老人們做點實事,讓留守老人能夠吃飽吃好,這就是我們幸福食堂的意義。

如今,魏縣已建成幸福食堂32家,幫助1000多個家庭解決了老人的吃飯問題。吃飽吃好了,老人精神需求也增加了,幸福食堂又開發(fā)了新功能。

邯鄲市魏縣民政局黨組書記 局長 郭福林:

配備了娛樂室、保健室、閱讀室、老年活動廣場等設(shè)施,打造老有所樂的活動場地,并在全縣推廣,讓全縣的老人都能享受到幸福的晚年生活。

邯鄲市魏縣東代固鎮(zhèn)后閆莊村村民 苗香臣:

飯有人給做了,這多好,沒事跳跳舞。

邯鄲市魏縣北臺頭鄉(xiāng)小王莊村村民 馮勤耕:

嘮嘮嗑、打打牌,這日子美得很。

邯鄲市魏縣北臺頭鄉(xiāng)小王莊村村民 張慶芳:

以前我擱外邊住著,社區(qū)里有食堂,我做夢都想不到,現(xiàn)在回家了,俺村里也有了,真幸福了。

責(zé)任編輯:孔德明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