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傳部委托新華通訊社主辦

尋訪紅色足跡 追隨復興夢想——早期中國共產(chǎn)黨人旅歐勤工儉學啟示錄

2021-06-07 16:27
來源:新華網(wǎng)

新華社記者田帆 劉芳

時光倒流百年。有這樣一批批年輕人,他們遠渡重洋,來到歐洲這個思想啟蒙和工業(yè)革命的發(fā)源地,一邊勤工儉學,一邊學習,探究救國圖強之道。

當時的中國,列強環(huán)伺,內(nèi)憂外患;當時的歐洲,社會變革,思潮激蕩。

這些年輕人中的杰出代表,在學習和斗爭中發(fā)現(xiàn)真理,成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他們堅信: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共產(chǎn)黨,才能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如今的中國,已然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如今的歐洲,依然留有革命先輩的紅色足跡。

尋訪初心,追夢前行。

求學追夢

蒙達爾紀,法國首都巴黎以南100多公里處一座約1.5萬人口的小城。日前,記者驅(qū)車前往那里,尋訪早期中國共產(chǎn)黨人留下的印跡。

雷蒙特列街15號,是一棟有著300多年歷史的三層建筑。百余年前,這里活躍著一群中國勤工儉學青年。如今這里是中國旅法勤工儉學紀念館,陳列有照片、文件、用具等近千件展品。館長王培文介紹說,李維漢、李富春、李立三、羅學瓚等革命先輩,有的曾在這里居住,有的在這里參加過活動。

“參觀者來到這里,看著這些朝氣蓬勃的面孔,追憶他們‘勤以做工,儉以求學’的奮斗歲月,總是連聲贊嘆,敬佩不已?!蓖跖辔母嬖V記者。

一張張斑駁的老照片,一個個堅毅的新青年。他們不遠萬里而來,為的是追求文化知識,為的是救國圖強。

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走上“睜眼看世界”之路,歷經(jīng)洋務運動、甲午戰(zhàn)爭、戊戌變法等一系列痛苦失敗。辛亥革命結(jié)束了兩千多年封建君主專制,但中國社會積貧積弱,先進知識分子仍在苦苦探索救國興邦之路。

在“教育救國”“科學救國”“實業(yè)救國”理念激勵下,倡導留學歐美成為社會風潮。百年前的法國,因其先進的工業(yè)文明和大革命傳統(tǒng),對中國影響頗大。熱心教育事業(yè)的蔡元培、吳玉章等人積極倡導和組織青年知識分子留法學習。

1919年3月17日,上海匯山碼頭。89名朝氣蓬勃的年輕人登上日輪“因幡丸”,他們是赴法勤工儉學運動第一批學生。此次出發(fā)相當轟動,社會各界舉行了盛大歡送會。

上海社會科學院等學術(shù)機構(gòu)在梳理史料過程中發(fā)現(xiàn),1919年3月至1920年底,有記載的留法勤工儉學人員分20多批乘坐輪船從上海黃浦江沿線各碼頭出發(fā),赴法學生累計約1600人。

這是2021年3月22日拍攝的法國蒙達爾紀火車站前的“鄧小平廣場”。新華社記者 高靜 攝

蒙達爾紀成為留法勤工儉學運動重要活動地,當?shù)厝艘惨詾榘痢?014年鄧小平誕辰110周年之際,蒙達爾紀市把火車站前廣場命名為“鄧小平廣場”。2019年,以浮雕形式再現(xiàn)中國青年求學風采的《百年豐碑》雕塑又落成于此。

這是2021年3月22日拍攝的法國蒙達爾紀城市風光。新華社記者 高靜 攝

漫步這座河道交錯的秀美水城,紀念這段特殊歷史的“偉大足跡”指示牌多達十余個,一條紅色旅游路線已于2015年開辟,將中國勤工儉學生當年足跡如串珠般穿起。

這是2021年4月8日在法國蒙達爾紀拍攝的男子公學舊址(現(xiàn)為蒙達爾紀市政府所在的建筑)。新華社記者 高靜 攝

對中國記者的到訪,蒙達爾紀市市長伯努瓦·迪容熱情相迎。蒙達爾紀市政府所在的建筑,正是昔日中國青年就讀的男子公學。

聊起百年前的那場留學潮,迪容說:“他們大都是中國各省份的優(yōu)秀學生、中國知識界的杰出人物,來法國尋找進步之路?!薄巴ㄟ^閱讀文獻、閱讀卡爾·馬克思,可能也通過接觸本地居民和當?shù)毓S的現(xiàn)實,他們發(fā)現(xiàn)了共產(chǎn)主義,隨后又投身中國革命。”

風雨錘煉

這是2021年4月11日在法國巴黎十三區(qū)戈德弗魯瓦街上的“海王星旅館”外拍攝的帶有周恩來頭像浮雕的紀念牌。新華社記者 高靜 攝

從巴黎十三區(qū)意大利廣場向西北走幾十米,轉(zhuǎn)進寂靜的戈德弗魯瓦街,街口墻上有一塊紀念牌,牌上的頭像浮雕是國人倍感親切的英俊面容,每每引人駐足良久。頭像下方有金色的法文說明——“周恩來,1922至1924年留法期間曾居住于此”。

如今經(jīng)營旅館的華人夫婦領(lǐng)記者走進周恩來當年居住的房間。房間現(xiàn)已改建成標準間。當時,這里只是一間面積僅七八平方米、沒有衛(wèi)浴設(shè)施的簡易小屋。

身居斗室的周恩來一刻沒有停止對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的思考。他白天勤工儉學,晚上給天津《益世報》等報刊撰寫通訊,并發(fā)起創(chuàng)建了旅歐中國少年共產(chǎn)黨(旅歐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前身),開展黨團活動。

這是2021年3月22日在中國旅法勤工儉學蒙達爾紀紀念館拍攝的鄧小平當年在法國的居留登記卡和工作檔案卡。新華社記者 高靜 攝

由于經(jīng)費不足,許多勤工儉學的中國青年需要一邊讀書,一邊做工。時年16歲的鄧小平僅在學校學了幾個月法語和商貿(mào),就被迫打工謀生。在法國的5年多時間里,他輾轉(zhuǎn)于鋼鐵廠、橡膠廠等地打工,也曾從事各種臟累的雜工。

艱苦的求學和做工經(jīng)歷,使鄧小平、陳毅等一大批勤工儉學生深刻了解工人階級所受剝削,對資本主義社會弊病有了直接認識。在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影響下,他們接受了馬克思主義,走上革命道路。

其中,蔡和森是赴法勤工儉學運動中信仰馬克思主義的先行者。1919年底,蔡和森懷著對革命理想的熱烈追求,遠渡重洋赴法勤工儉學。他在法國感受著異國文明的沖擊和思想潮流的激蕩,“猛看猛譯”馬克思主義著作,翻譯《共產(chǎn)黨宣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fā)展》等著作的重要段落,宣傳俄國十月革命及各國工人運動,成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

這是2019年3月5日拍攝的法國里昂中法大學舊址。新華社記者 唐霽 攝

1921年,由于形勢變化,勤工儉學的學生們開始奮起爭取自身權(quán)益和維護祖國利益。他們首先在2月發(fā)起向北洋軍閥政府要“生存權(quán)、求學權(quán)”的求學運動,隨后又在6月開展反對當時北洋政府向法國秘密大借款的愛國行動,9月進行了進占里昂中法大學的奮勇抗爭。

法國當局拘捕了進占里昂中法大學一座樓房的抗議學生,將他們臨時拘押在蒙呂克軍事監(jiān)獄。

現(xiàn)如今,這所監(jiān)獄早已停用,但基本保留當年的格局。鐵絲網(wǎng)密布的高墻聳立,只見一座灰色三層樓房的主體建筑,樓內(nèi)監(jiān)舍狹小陰暗,只有接近天花板處一口小窗透過一絲亮光。資料記載,蔡和森、趙世炎等人被拘押在這里時,并未放棄抗爭,曾發(fā)起絕食。

頑強抗爭的學生最終被法國當局遣送回國。里昂新中法大學協(xié)會副主席、法中友協(xié)聯(lián)合會主席阿蘭·拉巴告訴記者:“勤工儉學的學生們在這次運動中得到成長和鍛煉,他們中的一些人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以及中國共產(chǎn)黨的建立發(fā)揮了重要作用?!?/p>

在學習中進步,在斗爭中成長,在尋找中發(fā)現(xiàn)真理……北起萊茵河畔,南至馬賽港,這些學生行列中的佼佼者,在法國大地上留下了改變中國和世界進程的紅色印跡。

余音回蕩

這是2021年4月20日在比利時南部城市沙勒羅瓦拍攝的沙勒羅瓦勞動大學圖書館。新華社記者 鄭煥松 攝

同一時期,在德國中部哥廷根大學,在比利時南部沙勒羅瓦勞動大學……也活躍著一批懷抱留學報國夢想的中國青年。他們在求索,如何“以(西方)科學與精神之教育,圖中國道德、知識、經(jīng)濟之發(fā)展”。

哥廷根是一座風光秀麗的千年古城,以諾貝爾獎得主輩出的哥廷根大學聞名于世。該大學中國學聯(lián)的網(wǎng)頁上,至今還可以看到朱德留學情況的簡介。

“他(朱德)是學聯(lián)的第二任主席。他向哥廷根民眾介紹中國,努力讓德國人理解和支持中國革命?!敝袊缤⒏鶎W聯(lián)主席王佳雯說,朱德的故事在學生活動中總會被提及,一直激勵著留學生的愛國、報國情懷。

在哥廷根市檔案館,歷史學家羅爾夫·科爾施泰特在一大摞有關(guān)中國留學生的材料中,為記者翻出一張貼有朱德照片的泛黃的登記卡。年輕的朱德身穿西裝,系著領(lǐng)帶,濃眉下雙目炯炯有神。

這是2021年4月16日在德國哥廷根拍攝的普朗克街3號朱德故居。新華社記者 單宇琦 攝

這是2021年4月16日在德國哥廷根拍攝的普朗克街3號朱德故居,正墻上掛著一塊精致的大理石紀念牌匾,上面用德語鐫刻著“朱德,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等字樣。 新華社記者 單宇琦 攝

近年來,來哥廷根的中國游客多會特意前往朱德曾經(jīng)住過的房子。那是位于普朗克街3號一幢兩層帶閣樓的紅色磚房,正墻上掛著一塊精致的大理石紀念牌匾,上面用德語鐫刻著“朱德,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等字樣。

比利時南部的沙勒羅瓦勞動大學創(chuàng)始于1903年,曾是歐洲著名的工業(yè)技術(shù)學校之一。該校圖書館管理員、歷史學家維利·普塞爾向記者展示了聶榮臻、劉伯堅、何長工等人當年在這里學習的珍貴資料。

聶榮臻1921年來到勞動大學,次年被錄取到化學工程系。在校期間,聶榮臻在圖書館里閱讀了《共產(chǎn)黨宣言》《國家與革命》《共產(chǎn)主義ABC》等著作,尋找改造中國的途徑和方法。

1922年8月,聶榮臻在沙勒羅瓦勞動大學加入了中國留歐學生在法國成立的共產(chǎn)主義政黨——旅歐中國少年共產(chǎn)黨,從此走上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奮斗的道路。

經(jīng)過勤工儉學運動的洗禮和深入的理性思考,許多青年學子感到“實業(yè)救國”的愿望非常不現(xiàn)實,要想拯救國家和民族的危亡,使四萬萬同胞都能有衣有食,只有實行社會主義。這種思想在日后中國的革命、發(fā)展、改革進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此后,一大批留學人員遠赴蘇聯(lián)、東歐學習,成為祖國建設(shè)和改革事業(yè)的重要力量。1978年,為加速人才培養(yǎng)、學習吸取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shù)、經(jīng)營管理經(jīng)驗以及其他有益的文化以適應國家四個現(xiàn)代化建設(shè)的需要,鄧小平作出擴大派遣留學生這一重要戰(zhàn)略決策。

這一指示開啟了新時期我國大規(guī)模派遣留學人員的序幕,翻開了我國出國留學工作的新篇章,其歷史意義不僅在于學習國外先進的技術(shù),更重要的是吹響了我國對外開放的先聲號角。

正如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歐美同學會成立100周年慶祝大會上所說,百余年的留學史是“索我理想之中華”的奮斗史。他指出,他們“在火熱的斗爭中成長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為黨和人民事業(yè)發(fā)展建立了不朽功勛”。

“勤工儉學經(jīng)歷給了他們遠大的目光、開闊的視野、博大的胸懷。正是這三個常人難以具備的特質(zhì),讓他們脫穎而出,成為革命的引領(lǐng)者?!敝袊鐣茖W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員端木美分析道。

“當代中國青年,特別是海外留學的青年,要多多走出去,要很好地觀察世界,觀察不同制度的社會,然后進行思考,這是非常關(guān)鍵的?!彼f。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在中國共產(chǎn)黨即將迎來建黨百年之際,法國蒙達爾紀森林中學、中國湖南瀏陽市第一中學再度開啟“云課堂”。相隔萬里,跨越百年,兩地師生一同走進中國旅法勤工儉學運動的歷史華章。

“周恩來、鄧小平的肖像照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我能感受到他們內(nèi)心強烈的情感?!?/p>

“如果穿越去勤工儉學,我也要適應環(huán)境、積極學習,不忘祖國,隨時準備報效祖國?!?/p>

……

十七八歲的高中生,你一言我一語。革命先輩熠熠生輝的青春歲月,令一代又一代青年心懷激蕩。有理由相信,早期中國共產(chǎn)黨人對真理的追求、期待國家富強的夢想,會繼續(xù)啟迪后來者;早期中國共產(chǎn)黨人在歐洲留下的紅色足跡,必將激勵新時代中國青年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路上披荊斬棘、奮勇前行!

(參與記者:唐霽、孫少龍、徐永春、陳晨、肖亞卓、胡雪、潘革平、任珂、張遠)

責任編輯:王靜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