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傳部委托新華通訊社主辦

實現舌尖上的“榴蓮自由”還遠嗎?

2024-09-09 09:07
來源:半月談網

根據海關總署發(fā)布的公告,6月24日起,允許符合相關要求的馬來西亞鮮食榴蓮進口。至此,馬來西亞成為繼泰國、越南、菲律賓之后,第四個可以向中國市場出口鮮榴蓮的東南亞國家。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榴蓮進口國和消費國,東南亞多國榴蓮相繼獲準出口中國,進一步豐富中國消費者的購買選擇。

東南亞多國榴蓮搶“鮮”進入中國市場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鮮榴蓮進口量約82.5萬噸。到2023年,中國進口的鮮榴蓮增至142.6萬噸,增幅超過七成。今年前五個月,中國鮮榴蓮進口58.3萬噸,進口需求保持穩(wěn)定。

在東南亞榴蓮生產國中,泰國是最早獲準向中國出口鮮榴蓮的國家。作為在中國市場上“第一個吃螃蟹”的榴蓮原產地國,泰國榴蓮長期以來穩(wěn)坐中國榴蓮市場“霸主”地位。2022年,泰國向中國出口鮮榴蓮超78萬噸,占全年中國鮮榴蓮進口總量的近95%。2023年,泰國出口中國鮮榴蓮增至92.9萬噸,保持中國市場第一大榴蓮供應國地位。

2022年9月,首票越南榴蓮獲準入華,越南成為第二個獲準向中國出口鮮榴蓮的東盟國家。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進口越南鮮榴蓮已有49.3萬噸,市場份額增長迅速。

圖片

6月12日,南寧海關關員在廣西憑祥友誼關口岸對泰國進口榴蓮進行抽檢

2023年初,菲律賓成為繼泰國、越南之后,第三個新鮮榴蓮獲準進入中國市場的國家。菲律賓鮮榴蓮出口中國數量不多,但也有上升趨勢。

馬來西亞也是東南亞重要的榴蓮產地。中國在2011年批準進口馬來西亞的冷凍榴蓮果肉及果泥,2018年批準進口馬來西亞速凍榴蓮。馬來西亞農業(yè)及糧食安全部部長穆罕默德·薩布對媒體表示,中國對榴蓮需求量很高,馬來西亞除了貓山王和黑刺等頂級榴蓮外,其他優(yōu)質榴蓮也將出口到中國。

搶抓市場機遇

中國高度開放的市場和榴蓮消費的巨大潛力為東南亞榴蓮產業(yè)提供了巨大機遇。泰國、越南等傳統榴蓮生產國紛紛搶抓機遇,擴大榴蓮種植面積,同時對榴蓮品種進行改良以滿足中國市場需求,甚至重塑其農業(yè)生產格局。

泰國是全球主要的榴蓮生產和出口國之一,而中國是泰國榴蓮最大的海外市場。近年來,榴蓮需求的爆發(fā)式增長也讓泰國榴蓮的種植面積和產量大幅上漲。據統計,過去12年間,泰國榴蓮種植面積增加了80%,榴蓮年產量從50萬噸增至約140萬噸,實現了180%的增長。

圖片

據越南媒體報道,越南農業(yè)和農村發(fā)展部的統計數據顯示,越南榴蓮種植面積超過11萬公頃,年產量近85萬噸。過去5年,越南榴蓮種植面積每年增長近25%。

在鮮榴蓮獲準出口中國后,穆罕默德·薩布在一場活動上向全國逾6.3萬名榴蓮種植者喊話稱,要為榴蓮出口中國做好準備,現在就開始擴大種植規(guī)模,以便在未來5到6年大規(guī)模向中國出口。他表示,馬來西亞政府將一如既往地為企業(yè)提供支持和幫助,確保本地農場生產的榴蓮品質優(yōu)良,適合出口到中國。

確保榴蓮市場供需平衡

業(yè)內人士分析認為,中國市場的巨大需求給東盟榴蓮出口國帶來高額收益,多樣化的榴蓮供應和更豐富的榴蓮品種讓中國消費者更接近于實現“榴蓮自由”,榴蓮貿易的持續(xù)擴大對中國和東南亞榴蓮生產國是“雙贏”合作。中國對新鮮榴蓮的需求未來有望持續(xù)增長。在這場“榴蓮盛宴”中,東南亞榴蓮生產國既面臨機遇,也面臨一些挑戰(zhàn)。

——市場競爭加劇。數據顯示,泰國榴蓮此前幾乎獨享中國市場,越南鮮榴蓮在獲準出口中國后,目前已占據三成多的市場份額。越南果蔬協會秘書長鄧福原表示,越南通過陸路運輸將榴蓮直接運往中國,高效的物流方式使得越南榴蓮在價格上更具競爭力,進一步擴大了市場份額。隨著馬來西亞榴蓮進入市場,中國榴蓮市場競爭將日趨激烈。

——種植業(yè)內部挑戰(zhàn)仍存。盡管近年來東盟榴蓮生產國投入了大量資金對榴蓮種植技術進行提升,但農業(yè)基礎設施配套不足等短板未來或將制約東盟榴蓮產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泰國農業(yè)部和農產品委員會的報告顯示,受持續(xù)干旱及不利天氣影響,泰國榴蓮產量預計減少40%~60%。泰國經濟專家阿特認為,嚴重干旱等問題將弱化泰國榴蓮的優(yōu)勢,泰政府應幫助農民解決水源問題,從而確保榴蓮質量并降低成本。

——種植大規(guī)模擴張存在隱憂。由于榴蓮的經濟收益顯著高于其他農作物,東南亞農民種植榴蓮的積極性遠遠超過了傳統作物。越南部分地區(qū)出現砍去咖啡、胡椒和水稻種植榴蓮的現象后,農業(yè)部門就警告稱,毫無節(jié)制地增加榴蓮種植面積可能導致未來市場供過于求,從而引發(fā)價格劇烈波動。業(yè)內專家建議,榴蓮生產國在鼓勵榴蓮種植的同時,需要加強對農戶的指導,進行科學的規(guī)劃,確保市場供需平衡。

半月談記者:黃耀滕 /編輯:尤立

責任編輯:孔德明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