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傳部委托新華通訊社主辦

鄉(xiāng)鎮(zhèn)(街道)清單制改革觀察(下):清單建立之后,基層底氣何來?

2025-07-30 10:24
來源:半月談網

半月談記者 王勁玉 魏婧宇 陳弘毅 陳柱佐

清單制的“加減法”壓實了基層和上級部門責任,明晰了權責邊界,也讓基層有了說“不”的底氣,起到了為基層干部“提氣”“解壓”的作用。需要認識到,清單并非一成不變,制定清單也不是一勞永逸,要根據基層實際情況,在動態(tài)調整、資源保障過程中,扎實推動清單真落地、見實效。

基層治理有底氣、有保障

制定了清單并非就萬事大吉,要讓基層有照單履職的底氣,首先得有一套與清單匹配的考核評價體系。半月談記者注意到,多地明確“不屬于基層職責范圍或其無力承接的事項不納入考核”“不將以縣直部門為主責的事項以屬地責任的名義納入對鄉(xiāng)鎮(zhèn)(街道)考核范圍”,做到清單與綜合考核相銜接,在清單之內“考得清”,在清單之外“考得輕”。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qū)全面建立鄉(xiāng)鎮(zhèn)(街道)履職事項清單后,變過去各部門、各條線的多頭考核為年度一次考核。江西省高安市起草清單的“管理運用方案”,以履職事項清單為基礎,探索建立考核準入、動態(tài)調整、精準追責等協同銜接機制,優(yōu)化考核,為基層減負賦能。

與此同時,各地從人員編制、崗位定責等方面落實制度性保障,為“清單制”持續(xù)完善提供助力。

在山西省大同市陽高縣,當地根據各鄉(xiāng)鎮(zhèn)常住人口、面積、行政村數量等因素探索實施編制分配改革,在堅持鄉(xiāng)鎮(zhèn)編制總量“只減不增”前提下,打破以往事多事少“一個樣”、簡單核算“一刀切”平均分配編制的傳統模式,使人員編制與鄉(xiāng)鎮(zhèn)治理需要相匹配。江西省萍鄉(xiāng)市湘東區(qū)研究探索履職事項與鄉(xiāng)鎮(zhèn)(街道)崗位管理工作銜接機制,明確按照“因事設崗、依責定崗、人崗相宜”的原則,制定完善崗位職責說明書,將履職事項分解落實到具體崗位、具體人。

江西省廣昌縣驛前鎮(zhèn)黨員干部深入田間地頭征求群眾意見建議

清單落地仍有煩惱

基層工作千頭萬緒,基層治理有其復雜性、系統性。履職事項清單雖然在較大范圍內明晰了權責邊界,但面對實時變化的基層現實狀況,如何讓基層工作“不跑偏”,基層干部“不走神”,也存在一些現實難題。

——面對新任務,基層接不接?心理健康服務、新就業(yè)群體權益保障、網絡安全與輿情應對……基層反映,一些新近出現或者臨時發(fā)生的事項,清單還難以對其權責關系做出準確界定,或者直接將其歸納進“其他”事項。另外,基層治理具有復雜性,有的事項權責歸屬基層,但與之相關的事項可能由上級直屬部門負責,事項之間互為因果,相互嵌套,如何辦、怎么辦還需對清單做進一步解讀完善。

——制度跑在前面,思維落在后面。有干部表示,雖然已經制定了清單,但有的上級部門沒有明晰辦事流程和負責崗位,還是按照老思維把事情甩給基層。一名受訪專家表示,在制定履職事項清單過程中,基層干部本來清晰明了的職責,落到清單文本上就變得“模糊”“抽象”,例如有的干部負責對流動人口登記信息、政策宣傳、入戶走訪,到清單上則變成了“做好人口服務管理相關工作”,有的干部日常負責“接待來訪群眾、做好調解工作”,落在清單上則變成“參與社會治理,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清單不清、內容不精,讓不少基層干部對自身崗位責任認定“摸不著頭腦”。

——管買不管用,保障仍不足。一些受訪者認為,雖然清單制落地后多地重新進行了資源整合,但調整力度不“解渴”,一些人口密度大、矛盾糾紛多、人員成分復雜的基層單位仍存在人員編制、設備資源保障不足問題。還有一些干部指出,針對一些行政執(zhí)法類的協調配合事項,上級部門雖然為基層購置了專門設備,但基層仍面臨有設備沒人用、不會用等問題。

既明責又賦能,既瘦身又健體

受訪基層干部表示,鄉(xiāng)鎮(zhèn)(街道)履職事項清單不能“一建了之”,須著眼“建、管、用”一體推進,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滿都寶力格鎮(zhèn)的工作人員在為群眾服務

第一,定期對清單運行情況開展監(jiān)督和評估,強化清單執(zhí)行。江西省委編辦相關負責人認為,編制履職清單不是“一勞永逸”,需要定期對清單運行情況開展監(jiān)督和評估,強化清單執(zhí)行。對法律及規(guī)范性文件等新增、取消或修改的,機構和事業(yè)單位改革、職能劃轉需調整的,以及實際運行中需優(yōu)化、完善的工作職責,適時開展清單的動態(tài)調整。

基層干部表示,職責事項清單動態(tài)調整的科學性直接決定基層工作與基層減負成效,希望建立“基層參與+上級審定”的雙重把關機制。讓鄉(xiāng)鎮(zhèn)街道參與到清單調整過程中,同時經過上級部門審核同意,使清單既貼合基層實際,又保證科學性和權威性。

第二,精準賦能,集約高效打造基層治理平臺。目前,一些地方資源下沉仍停留在“總量夠不夠”,但基層更關注的是“能不能用得上”。比如下派編制如何落實成下派專業(yè)人才,新增經費基層是否有一定的裁量權限等。

此外,還要探索使用數字化手段加強上下聯通。福建省莆田市數字辦主任唐志芳介紹,莆田探索搭建數字平臺,聚合各級各部門信息系統,匯聚各類公共數據,將原本沉淀的上級部門數據下沉到縣區(qū)、鎮(zhèn)街和村居,并就此開發(fā)了近500個應用場景,實現數據融合貫通,精準減負。

第三,依單履職,形成上下統一的履職事項規(guī)定流程。受訪干部建議,承接上收事項的部門,及時研究更新領導分工和崗位職責,避免出現工作“空檔”;針對履職事項清單編制流程導圖,突出關鍵環(huán)節(jié)、重點內容,實現一圖可見、一目了然,明確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責任主體、辦理時限和操作要求等,方便基層干部依單履職。

編輯:孫文豪

責任編輯:王亞冉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