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傳部委托新華通訊社主辦

作為龍的傳人,這些我們應該知道

2024-01-24 15:55
來源:新華網(wǎng)

體長有角,有鱗有爪,

上天入水,興云布雨。

它是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異動物。

也是十二生肖中唯一的神獸。

《說文解字》中說:“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

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p>

《爾雅翼》中記載“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

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

這便是龍的樣子。

最具神奇色彩的文化象征

甲骨文中的“龍”字,像龍側(cè)身的形象,

有頭冠、兩角、張開的口、身、尾等。

在篆文中,“龍”字一分為二,

左邊像頭冠、兩角、張口露齒之形,

右像其身脊、鰭、尾之形。

其實,在甲骨文出現(xiàn)之前,

龍的形象就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

目前考古學界公認的最早的龍的形象,

是遼寧查海遺址出土、新石器時代中期的

花崗巖石塊堆塑的巨龍,距今約8000年。

這條近20米長的巨龍威武健壯,

龍口大張,身體呈波浪狀,

給人一種巨龍騰飛之感,造型極為生動。

查海遺址石塊堆塑龍

距今約五六千年的紅山文化,

龍的形象已較成熟,

刻畫生動、雕琢精美的玉龍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對夏商及后世龍的演變影響深遠。

紅山文化碧玉C形龍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中國人對龍的崇拜由來已久,

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龍文化。

虬龍是古代傳說中一種有角的龍,

屈原《天問》:“焉有虬龍,負熊以游?”

表現(xiàn)出作者對龍豐富的想象和追問。

應龍是古代神話傳說中一種有翼的龍,

唐白居易的《蝦?。ê蛷埵?/p>

詩中寫:“應龍能致雨,潤我百谷芽?!?/p>

在數(shù)千年的演變中,龍的形態(tài)變化無窮,

但萬變不離其宗,

龍始終代表著中華民族對自然界的尊重,

代表著多元文化的融合共處,

成為中華民族巨大凝聚力、無窮創(chuàng)造力和

無限生命力的集中體現(xiàn)。

2023年6月,貴州鎮(zhèn)遠舉辦端午節(jié)賽龍舟風采展示活動

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重慶銅梁龍燈

從新石器時代,先民對龍的崇拜,

到端午節(jié)劃龍舟、春節(jié)舞龍燈等

關(guān)于龍的民俗活動,

再到今天,人們以帶有“龍”字的成語或典故

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龍鳳呈祥、龍騰虎躍、

畫龍點睛、魚躍龍門……

以龍為核心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信仰,

構(gòu)成了“美美與共”的多民族和諧生活關(guān)系,

不斷強化和凝聚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為什么說我們是龍的傳人?

在中國人心目中,

龍有騰飛的習性、威武的外表和向上的精神。

生于華夏,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新時代,龍的精神被賦予了新的內(nèi)涵和使命,

集中體現(xiàn)在中華民族愛國奮進、和平友好、

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之中,

中華兒女正在助力中國這條巨龍騰飛。

在第十四屆中國航展上,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M驚艷亮相

龍,代表的是一種創(chuàng)新精神。

國之重器“鯤龍”上天入海,

“蛟龍?zhí)枴背孙L破浪,

“雪龍2”號南極科考作業(yè)忙,

中華民族從不缺乏夢想與創(chuàng)造。

2023年12月2日,敦煌壁畫主題服裝秀在西安上演

龍,代表的是一種自信精神。

年輕人愛上博物館、熱衷逛古都,

京劇、越劇聽上癮……

中華文明綿延不絕、從未中斷,

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穿越數(shù)千年依然熠熠生輝,

歷史自覺和文化自信深入人心。

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館群

貴州“村超”

龍,代表的是一種進取精神。

亞運健兒拼搏進取,挑戰(zhàn)自我,

“村超”、“村晚”活力四射,酣暢淋漓……

每一個平凡夢想都值得尊重,

中華民族早已形成奮發(fā)進取、

勇于追夢的價值認同。

龍,代表的是一種和合精神。

中國-中亞峰會、

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杭州亞運會、良渚論壇成功舉辦……

中華民族尚和合、求大同,

推動不同文明和諧共處,

在文明交流互鑒中增進理解和友誼。

龍騰九霄、遨游四海、暢通天地,

龍的形象不僅僅只是一種符號,

更是中國人的感情歸屬和身份認同。

薪火相傳 生生不息

龍,承載了中華民族璀璨的文化。

是祖先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chǎn)。

龍所代表的中華民族精神,順應世界發(fā)展潮流,

激發(fā)出炎黃子孫對未來無限的希望和信心。

浙江青田縣甌江畔的神龍彩燈

龍的傳人,傳承的是生生不息的精神。

在漫長的歷史演進中,

博大精深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積淀著

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

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提供豐厚滋養(yǎng)。

文化生生不息,文脈代代傳承。

承載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中國年”,

就是一種“活的傳承”。

451年間持續(xù)釀造中國濃香的1573國寶窖池群

700年不斷代傳承的瀘州老窖酒傳統(tǒng)釀制技藝

也是一種“活的傳承”。

騰龍賀歲,喜迎新春,

龍行龘龘,生生不息。

2024甲辰龍年來臨之際,

國窖1573攜手藝術(shù)家阿南、非遺傳承人黃俊軍,

采用中國鏨銅雕刻技藝,

于此中國濃香700年之時,創(chuàng)作“龍行龘龘”作品,

龍頭昂首,龍身蜿蜒,

滿載著祥瑞寓意與中國工藝之美,

在甲辰龍年春節(jié)以“龘龘”之姿,

演繹東方美學,展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活的傳承”。

龍行龘龘賀新春,

濃香四溢中國年。

國窖1573以非遺技藝定格傳統(tǒng)佳節(jié)之美,

向世界展示中國燦爛悠遠的龍文化、年文化,

讓獨具魅力的東方審美和傳統(tǒng)文化走向世界,

讓世界共同品味中國年!

(文/胡可璐)

責任編輯:孔德明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