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傳部委托新華通訊社主辦

延安脫貧二三事:剪刀、鎖和軍令狀

2019-05-28 09:13
來源:半月談網(wǎng)

半月談記者 張斌 陳晨

2019年5月7日,革命圣地延安貧困縣全部“摘帽”,告別絕對貧困。

“對照過去我認不出了你”,回眸延安脫貧巨變,誰是征途上最可愛的人?軍功章應有沉甸甸的一塊,歸于寶塔山下近4萬名投身扶貧事業(yè)第一線的干部。

扶貧干部的故事,可能和黃土高坡上的信天游一樣多。讓我們從3件留在老鄉(xiāng)心里的物件開始講起吧。

剪刀

延長縣七里村鎮(zhèn)趙家塬村的村支書董文奇,有個特殊的習慣:出門一定隨身帶把剪刀。

用來干啥?修剪蘋果樹。不管是不是自家的,路上只要看見蘋果樹上有別扭的枝條,董文奇就會“動手”:衰弱的枝條回縮,過密的小枝疏掉……

“手不閑,剪刀不閑。”妻子劉富明有時嗔怪丈夫,“一年買剪刀的錢就花個沒數(shù)?!钡拮右裁靼?,丈夫?qū)溆H,因為這里每一棵果樹都來之不易。

趙家塬村早先只有2戶人家種蘋果,一來沒啥收成,二來村遠道險也沒人來收。因此,當看到董文奇和駐村干部又把蘋果苗拉進村時,沒人搭茬要種。

“有人說,種蘋果還不如種洋芋?!倍钠婊貞洠劭粗O果苗擺在那里沒人理,駐村干部都急哭了。

挨家挨戶問過后,村民才道出心里話:“村里連一條像樣的路都沒有,蘋果咋往外運?”

沒路先修路。董文奇開始到鎮(zhèn)上、縣上去“要項目”?!坝写紊灥购螅犻_眼第一句就問我,項目批沒批下來?!眲⒏幻髡f。

終于,3條能讓收蘋果的車開進來的路通到了村里。緊接著,村里水通了,電穩(wěn)了,老鄉(xiāng)種果樹的熱情也高了。

如今,每到九十月份蘋果上市時,趙家塬村天天像過會一樣,拉貨車在村里挨著排開?!叭ツ旯桃惶扉_出了13萬元的支票呢?!倍钠嬲f。

如果你曾在甘泉縣道鎮(zhèn)五里橋村看見一位腳下步子很快、臉上總是笑容、皮膚黝黑的青年,八成是駐村第一書記程濤。

提起駐村的第一年,這個縣里會計事務管理局來的年輕人很不好意思:剛到貧困戶家拜訪,就被主人下了“逐客令”:“你個小后生,能辦成啥事哩?”

但程濤從沒氣餒過,群眾不歡迎,他就一張笑臉相送。他挨家挨戶給群眾留自己的電話號碼:“不管啥時候,只要有事你就打。”

短短一年間,村里養(yǎng)起了雞,種上了地膜玉米,改造了老舊危房。村民發(fā)現(xiàn),這個后生不簡單。

五里橋村趙忠強夫妻兩人都是一級聽力殘疾,為了和他們交流,程濤學會了簡單的手語。走訪趙家?guī)谆?,程濤注意到他家窯洞多有裂縫,趕緊打報告申請危窯危房改造資金,又給夫妻倆張羅安排公益性崗位。

2018年夏天,程濤又去趙家走訪,要回村委會時天色有點晚了。趙忠強像拉著自家孩子一樣拉著程濤的手,指著家里的炕讓程濤住下。程濤婉言謝絕,誰知他剛出門,趙忠強就拿著手電筒跟了出來?!八f什么都要把我送到村委會,看著我上了床才肯回。”

第二天一早,程濤起床發(fā)現(xiàn),村委會的大門鎖著呢。原來,趙忠強擔心他一個人不安全,出門時把門鎖上了。

軍令狀

簽下軍令狀那天,野根利一夜未眠,滿腦子都是“產(chǎn)業(yè)”兩個字。

紅色封面的脫貧攻堅軍令狀寫得清楚,這位延安市安塞區(qū)化子坪鎮(zhèn)黨委書記總共要完成7項任務,帶領當?shù)厝罕姲l(fā)展產(chǎn)業(yè)是重頭。

軍令狀的最末一句是:“如若完不成任務,我將引咎辭職?!币案恢卑阉旁谵k公室最顯眼的地方。

他最放心不下鎮(zhèn)里一個叫沙灣的村子。調(diào)研了一回又一回,野根利終于在沙灣的溝溝岔岔中找了塊背風向陽的緩坡,準備給村里建蔬菜大棚。沒想到質(zhì)疑聲紛至沓來:“祖墳在那兒,遷墳多不吉利?!薄吧w大棚錢誰出,投錢進去收不回來咋辦?”“大棚種些啥,咋個種?”

野根利只好耐著性子,一次次上門做工作。老鄉(xiāng)聲大了,就遞根煙,等人家消消氣;今天說不通,明天再去;有時候,干脆鋪蓋一卷,住到老鄉(xiāng)家里,往細里說,往心里說。

“群眾心里沒譜,黨員不能泄氣。這口氣鼓了就不能松!”這是工作筆記上野根利寫得最濃重的一句話。為了徹底解開老鄉(xiāng)的思想疙瘩,他不惜掏錢租轎車載上村民到周邊縣參觀,讓大家眼見為實。

老鄉(xiāng)的心終于動了。一座,兩座,三座……隨著大棚拔地而起,仍然坐在軍令狀前辦公的野根利,算起收入賬:2018年,化子坪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達9853元。

責任編輯:劉飛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