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傳部委托新華通訊社主辦

從新時代考古成就看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密碼”

2023-07-13 15:39
來源:新華社

?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認識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感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離不開考古學。

7月11日至12日,全國考古工作會在山東濟南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考古工作者齊聚一堂,總結七年來我國考古工作取得的成就,共話如何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

透過這些考古成就,我們得以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國,了解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密碼”。

2023年4月18日,考古中國·長江中游文明進程研究成果展亮相武漢(新華社記者 伍志尊 攝)

“何以文明”“何以中國”?認識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離不開考古學。

我們引以為傲的文明長河,發(fā)端于何時何處?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以考古資料實證了中華大地五千多年文明,以及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兼容并蓄、綿延不斷”的總體特征。

從“考古中國”策劃“夏文化研究”等18個重大項目,到良渚古城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從石峁遺址入選世界十大考古發(fā)現(xiàn),到二里頭、三星堆等考古工作取得重大成果……伴隨考古工作和歷史文明研究的逐步深入,中華文明起源與發(fā)展脈絡更加清晰,鋪展開中國早期文明的動人畫卷。

邊疆地區(qū)考古工作,則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寫下生動注腳。近年來,新疆、西藏考古以及吉林古城村、云南河泊所、貴州大松山、青海熱水等地重要考古成果,實證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

正是通過對珍貴歷史文物的考古發(fā)掘與闡釋,我們得以更好了解先人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審美取向等,不斷深化對中華文化的理解與認識,為推動文化傳承發(fā)展點亮前進之路。

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遺址考古發(fā)掘現(xiàn)場(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當前,隨著新一輪技術革命加快推進,從考古發(fā)掘到文物保護,從價值闡釋到展示傳播,文物與科技結合越來越緊密,科技的支撐引領作用變得日益明顯。

就在兩年前,運用高科技手段開展的三星堆遺址考古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彼時,人們看到考古人員在能調節(jié)溫度、濕度的考古方艙內,從滿坑的青銅器、玉器、金器、象牙中,逐件提取文物,深感震撼。

事實上,科技的力量,早已浸潤到考古工作的諸多方面。先進的技術、新銳的力量,研究最古老的歲月,展現(xiàn)最悠遠的文明。

一段時間以來,我國高校田野考古實習基地、大遺址考古工作站顯著增加,考古方艙、移動實驗室等專有裝備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空間遙感探測、碳十四測年、古DNA分析、同位素分析等科技考古技術更加廣泛應用……科技創(chuàng)新成為引領文物事業(yè)發(fā)展的不竭動力。

2022年5月17日,河南博物院文創(chuàng)商店內展示的文物修復盲盒(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工作會上,不少專家學者表示,堅定文化自信,需要考古工作者在做好發(fā)掘和研究工作的基礎上,更好地進行相關知識的闡釋和宣傳普及,讓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更“活”更“火”,讓傳統(tǒng)文化煥發(fā)時代光彩。

近年來,中華文物全媒體傳播計劃系統(tǒng)實施,良渚申遺、三星堆上新等話題頻上熱搜,“考古盲盒”等文創(chuàng)產品供不應求,眾多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和遺址博物館成為網紅打卡地……曾經的冷門學科逐漸“熱”了起來。無聲的歷史文化遺存,正以生動鮮活的方式與公眾跨時空對話。

與此同時,中國考古也不斷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圍繞“一帶一路”倡議、全球文明倡議,中國考古走出國門,推進聯(lián)合考古行動、文物保護項目。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行動逐步深入,“一帶一路”聯(lián)合考古蓬勃開展……中國考古的國際學術話語權和影響力不斷提升。

2023年3月4日,游客在位于杭州余杭的良渚博物院參觀(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歷史和文明,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根之所系、脈之所維。正是考古,為我們尋回那關乎歷史遺產與文明根脈的一塊塊“拼圖”。

走過百年歷程,今天,考古愈發(fā)吸引社會各界的目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也將繼續(xù)為傳承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記者:王鵬、施雨岑、楊湛菲

編輯:李爭艷

責任編輯:王靜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