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傳部委托新華通訊社主辦

中央部門集中曬“賬本”——預算管理水平持續(xù)提高

2025-03-27 09:50
來源:經濟日報

3月26日,2025年中央部門預算集中向社會公開。預算體現(xiàn)國家的戰(zhàn)略和政策,反映政府的活動范圍和方向。各部門公開了總體收支預算情況,并對預算收支增減變化、“三公”經費、政府采購、國有資產占用、預算績效管理等進行說明。

財政透明度明顯提升

“預算公開是政府信息公開的重要內容,是提升預算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也是健全現(xiàn)代預算制度的必然要求?!必斦坑嘘P負責人表示。

據(jù)悉,財政部持續(xù)推動我國預算公開取得新進展。在制度建設方面,不斷加強頂層設計,完善預算公開制度框架。堅持以公開為常態(tài)、不公開為例外的原則,通過完善機制、壓實責任、細化舉措等,推進中央和地方按照相關制度規(guī)定擴大預算公開范圍、細化預算公開內容、規(guī)范預算公開方式,增強預算公開的科學性、規(guī)范性和可獲得性。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各級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政府預算公開工作取得顯著成效,預算公開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已基本實現(xiàn)“應公開盡公開”,財政透明度明顯提升,為建立現(xiàn)代預算制度提供了重要支撐。

在中央預算公開方面,財政部嚴格依法依規(guī)及時公開經全國人大批準的中央政府預算,并積極組織和指導中央部門履行部門預算公開主體責任、做好預算公開工作,同時搭建中央預決算公開平臺進行集中展示,便于公眾查閱,提高預算公開的可獲得性。

在地方預算公開方面,財政部不斷加大對地方的指導力度,督促地方落實預算公開主體責任,認真組織做好預算工作,確保實現(xiàn)“應公開盡公開”。目前,各省級政府預算都已主動公開,各省均已向社會集中公開經省級財政部門批復的部門預算。地方各級政府均已經形成較為完善的預算公開機制,每年組織向社會主動公開政府預算和各部門預算。據(jù)統(tǒng)計,2022年以來,地方各級政府預算公開率均為100%,省、市、縣級部門預算公開率均達到99%以上。

“近年來,我國預算公開的范圍既包括了中央政府預算,還包括了地方各級政府預算,同時對于體現(xiàn)政府間財政關系的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情況也納入進來,實現(xiàn)了公開范圍的不斷擴大;既包括一般公共預算,也涵蓋了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的全口徑預算,充分體現(xiàn)了政府收支的全貌和縱深。”中央財經大學財稅學院教授白彥鋒說。

山東大學經濟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石紹賓認為,“公開性”是現(xiàn)代預算的重要特征和本質要求,也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必然要求。“近年來,我國財政透明度明顯提升,預算公開的范圍越來越大,中央和地方的四本政府預算、越來越多的部門預算都納入公開范圍。公開的內容越來越細,公開的指標層次越來越詳細,政府績效目標公開已經成為常態(tài)。同時,公開的平臺越來越完善。中央預決算公開平臺和各地方的預決算平臺不斷健全,不僅便于查詢,更便于社會公眾了解和監(jiān)督?!?/p>

“四本預算”充分展示

“2025年是‘十四五’規(guī)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guī)劃謀劃之年,做好預算公開工作意義重大。”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說,財政部依法依規(guī)認真做好2025年中央預算公開工作,并指導中央部門按規(guī)定做好中央部門預算公開。

在中央政府預算公開方面,內容涵蓋中央四本預算情況、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分地區(qū)預算情況和有關說明。具體包括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情況及其變動說明,中央社會保險基金收支和結余情況,政府債務余額限額情況,48個轉移支付項目分地區(qū)情況及其說明。

在中央部門預算公開方面,內容涵蓋部門總體收支預算情況、財政撥款收支預算情況以及重點事項說明等。具體包括部門收支總表、部門收入總表、部門支出總表、財政撥款收支總表、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表等9張報表。同時,對預算收支增減變化、機關運行經費安排、“三公”經費、政府采購、國有資產占用、預算績效管理等情況予以說明,并對專業(yè)性較強的名詞進行解釋。

“下一步,要對照預算法及其實施條例要求,堅持以公開為常態(tài)、不公開為例外的原則,不斷提高預算公開的深度和廣度,充分發(fā)揮社會監(jiān)督的力量,推動預算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笔B賓說。

把每一分錢花出實效

績效目標公開是預算公開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提高預算公開易讀性、強化公眾監(jiān)督的有力舉措。各中央部門預算中充分體現(xiàn)了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要求。比如,公開項目的績效目標表,以及根據(jù)以前年度績效評價結果優(yōu)化2025年項目支出的預算安排。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財政部組織中央部門首次向社會公開項目績效目標,此后,逐步加大公開力度,績效目標公開數(shù)量從2017年的10個逐步增加到2024年的796個。2025年,各中央部門原則上應將一般公共預算一級項目、政府性基金預算項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項目績效目標表按照不低于項目數(shù)量60%的比例向社會公開。

“公開項目績效目標有利于促進提高財政支出效率,將財政資金的每一分錢都花出績效。各中央部門將一般公共預算等三本預算的項目績效目標表按照不低于項目數(shù)量60%的比例向社會公開,表明我國的政府預算公開著力推動從‘花得準’向‘花得好’的更高目標邁進,財政科學管理的水平日益提升?!卑讖╀h說。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xù)推進績效目標向社會公開,促進績效目標質量進一步提升。(記者 曾金華)

責任編輯:王靜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