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傳部委托新華通訊社主辦

權威訪談丨國際月球科研站,這樣建!——訪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

2025-04-24 09:46
來源:新華網(wǎng)

新華社記者宋晨、劉禎、張建松

4月23日,國家航天局在上海組織召開國際月球科研站開發(fā)者會議,多國專家學者在會上探討該科研站未來合作模式與協(xié)同發(fā)展路徑。

新華社記者在會議現(xiàn)場采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就國際月球科研站的最新進展回應公眾關切。

國際月球科研站可長期自主運行 持續(xù)開展科學研究

問:國際月球科研站是如何規(guī)劃的?

答:國際月球科研站是由我國倡議發(fā)起、多國參與建設,位于月球表面和月球軌道的綜合科研設施,以“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發(fā)展”為宗旨的月球科研站。

國際月球科研站是長期自主運行、短期有人參與,可擴展、可維護的綜合性科學實驗設施。具備地月往返、能源供應、中樞控制、通信導航、月面科考和地面支持等能力,持續(xù)開展科學探測研究、資源開發(fā)利用、前沿技術驗證等多學科、多目標、綜合性科學和技術活動。

2035年前完成基本型建設

問:目前建設進展如何?

答:國際月球科研站建設計劃分為兩步,于2035年前完成基本型建設,2045年前完成拓展型建設。

嫦娥七號、嫦娥八號都是國際月球科研站基本型的內容,目前研制進展順利。按照當前的研制和實施計劃,國際月球科研站已有良好開端,后續(xù)會再與合作國家共同商量推進。

目前我國與合作國家共同商議,確定了科學實驗、資源開發(fā)等5大科學目標。實現(xiàn)這些科學目標,還需“地月往返”等相配套的技術驗證。如果能順利完成這些目標,將會為全世界提供一批非常寶貴的科學成果。我們認識月球、利用月球等都將走上更高的臺階。

開展科學研究 共享科學成果

問:本次國際月球科研站開發(fā)者會議旨在推動哪些工作?

答:國際月球科研站建設倡議得到世界多國響應,已有17個國家和國際組織、50多個國際科研機構加入國際月球科研站合作。

大家聚集于本次會議,一方面是通報進展,統(tǒng)一科學目標認知。另外,各方將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與合作伙伴團隊一起,共商科學與應用目標聯(lián)合論證、月面選址、科研作業(yè)平臺初步方案論證等,確立各自分工。

未來,我們將共同開展工程聯(lián)合研制、工程和科學搭載、地面設施建設、國際規(guī)則制定和人才教育培訓等共建活動,也將共享地面試驗設施,共同開展科學與應用研究,共享科學成果。

責任編輯:王靜

熱門推薦